怎么样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

怎么样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

人气:244 ℃/2023-09-16 02:40:40

家长为了孩子早些学习一些知识,往往不辞劳苦地教孩子识字、做算术。可是孩子呢,硬着头皮、心不在焉地应付着。我们不禁为家长的苦心所感动,气愤孩子的不用心。呢?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,希望可以帮助到你。

一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

人的发展取决于遗传与环境。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作为前提条件的可能性,但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。我国自古就有“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”的说法,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。因此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,使孩子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喜爱学习、便于学习的环境中,潜移默化、耳濡目染,让孩子从小就树立“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”的意识。

二、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

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达成。我们知道,孩子学习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学习动机、意志、习惯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,在非智力因素中,学习习惯的作用又是至关重要的。常言道:好习惯使人一生受益,坏习惯则会贻误终身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家长应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,通过各种有意识、有目的的活动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,进而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。

三、不要“透支”孩子的学习兴趣

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,有不少家长“望子成龙“心切,于是早早地让孩子“过量”学习。我曾听过一个家长这样抱怨,“我的小孩的确出问题了,他3岁时就认得2000多字,能背古诗40多首,会100以内的加法运算,亲朋好友都说是个‘神童’,可是一上小学,孩子就开始厌恶学习,对学校教的不感兴趣。”很显然,这位家长对孩子失去学习兴趣,充满了深深的担忧。

那为什么一个原本天真烂漫、喜爱探索、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上了小学,反倒对学习没有兴趣了呢?在孩子的世界里,是谁“夺”走了孩子的学习兴趣,让孩子到了小学就没有了探索的欲望呢?是家长。

我们应该明白,教育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,当孩子对汉字、诗词还没有认知度的时候,家长一旦强行让孩子学习,可能一定程度上会造就“神童”效果,但到孩子上小学开始全面接触这些知识时,因为他的“早会、早知”就开始厌倦这些他认为重复的“旧知识”,就会出现厌学现象,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在无形中被大大挫伤和透支。

四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

居里夫人说:“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,而好奇心又总是兴趣的导因。”的确,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在幼年时都表现出超强的好奇心。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,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有一天夜里,他提着灯笼,蹲在田野里,观察蜈蚣怎样产卵,一连看了好几个小时,他忽然感到周围越来越亮,抬头一看,原来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。还有一次,法布尔爬到一棵树上,聚精会神地观看蜣螂的活动。突然他听到大树下有人大喊,“抓住他,抓住这个小偷!”这才使他大吃一惊——原来人们竟把他当作小偷!法布尔从小对昆虫活动产生了兴趣,激发了他终身研究昆虫的志趣,写下了巨著《昆虫记》,对昆虫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因此,我们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,对于孩子提出的疑问应给予积极的引导,并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探索环境,从而帮助孩子形成好学好问、独立思考、勇于探索的品质。

五、给孩子起表率作用。

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”。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。”就是说,父母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。列宁兄妹三人全都成长为伟大的革命者,绝非偶然。究其原因,除了社会条件以外,尤为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进行了方法得当的培养教育,给以良好影响。列宁的父亲是19世纪中期俄国具有进步思想的杰出教育家,母亲则是一位贤达、聪颖、教子有方的女性。列宁的父母在家里规定了“肃静时刻”,到时候大家同时工作或阅读,父母、孩子都一样,包括最小的妹妹,要打破这一时刻的安静是不允许的。列宁曾在一篇章中说到:我不能不想起童年时代我们家每到晚上的情景,到处都是一派工作的气氛。父亲在自己的书房里办公,阁楼上哥哥姐姐都在看书,母亲坐在一张大桌子旁边做针线,我们两个小一点的坐在母亲边上看着小书或做作业。这种肃静时刻使孩子们养成了自觉遵守纪律、尊重家庭中其他成员和自我控制的习惯。凡是要孩子们做的,列宁的父母首先做到。

要使孩子热爱学习,家长的以身作则确实很重要。如果家长休息时间经常看书看报,这无疑也是给孩子作榜样,家里有一种学习气氛,这种氛围无疑是孩子学习的客观环境,久而久之,潜移默化,孩子就会与书本交上朋友。反之,家长整天在家里“筑方城”、“谈山海经”,把“劈里拍拉”的打麻将声和说笑声传入孩子耳朵,怎么能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?要知道,优化的学习环境是使孩子完成作业的客观保证。

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:“不要以为你们同孩子谈话,命令他的时候才进行教育。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,包括你们怎样议论别人,怎样对待朋友,怎样看书读报,这一切对孩子都有重要意义,由此可见,父母的表率作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。

六、家长要因势利导,循循善诱。

孩子们健康成长,需要引导,需要教育,需要动辄一顿痛打或痛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尤其当你的孩子在学习上不努力,没有一个良好习惯时,更需要抓住时机,进行诱导。例如,老师向你反映近来你孩子上课思想不集中,作业不认真。听到这些情况,如果你回到家就一顿痛骂,孩子不易接受,甚至会跟你对立。不如心平气和、把孩子当作学生似的,跟他谈谈心,聊天,了解他的想法。或者说说平时与他玩要的隔壁小伙伴学习如何努力,上课总举手发言,簿子拿出来整整齐齐,所以成绩好,你应向他学习。或者讲一些中外名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来启发他。

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包括思想品行要及时了解,多作分析。就学习习惯而论, 孩子的哪些习惯是好的,哪些是不好的,学习上哪些强一些,哪些弱一点,要做到心中有数,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,才能产生好的效果。

七、.多表扬,多肯定。

一般说来,孩子们都喜欢听表扬话,即俗话所说的爱“戴高帽子”。有的孩子你越批评,越骂,越不行,他自己以为反正我这么差了,弄不好了,抱横竖横的心态,倒不如抓住孩子点滴长处,及时加以表扬,多给他“戴高帽子”,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例如:某天发现孩子作业比平时整洁或差错少了些,就要大力地表扬他,说他原本就是个聪明的孩子,只要养成好习惯一定能超过别人。或者有意识地在孩子同班中或邻居中找一两个成绩、智商类似的孩子作为竞争对象,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一处超过人家,就及时表扬和鼓励,增强孩子的进取心。

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肯定进步的同时,要提出进:一步的要求,对于他的成功, 表扬的话不要说得过满,在表扬的时候,最好能指出下一步该怎样做。

有的家长鼓励、表扬孩子是很有自己特点的。如投给孩子以赞许的目光、甜甜的微笑,亲吻,一起外出游玩,赠送礼物,诸如此类的爱抚、称赞,会使孩子热烈地感觉到父母的亲情,会加倍地努力学习。

八、着手,从点点滴滴抓起。

孩子的习惯和性格,是积年累月而逐渐形成的,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更是如此。如果孩子今天抄袭了同学一道作业,家长发现了也不过问,那么孩子就可能在明天抄两道或更多道习题。有的孩子进了中学, 写字姿势还很不准确,头歪着,或眼睛与书本保持很近的距离,还有握笔姿势奇特,如果做家长的平时注意了孩子握笔姿势当然老师也要注意,反复指正,孩子的坏习惯就不会形成。家长还要不断地肯定孩子学习上的点滴好习惯。例如,孩子在看书时,有一个字不认识,就主动地查字典,家长看到了便要加以表扬,让他这一点好习惯巩固下来。

在学习语文方面,让孩子养成一些好的习惯,这些习惯看起来似乎很不显眼, 但却有用,家长不妨多加留心督促。比如,你的孩子能不能多动动笔头,记记日记?看书看报,听收音机,看电视时,有没有随手记一点什么?跟朋友、师长联系,有时可通通电话,但有时能否动动笔头写写信?再比如,让孩子多说说话,讲讲故事,谈谈学校里的事情,或家长提出些话题,让孩子发挥发挥,谈谈看法。当然,家长要有耐心,要善于听,要善于评论。有的家长就怕孩子多话,动不动就说:“孩子,你懂什么!"把孩子的说话欲望这也是一种表现欲,是孩子的天性给抑制了,这不好。有些孩子虽然“能说会道”,但都是讲些琐碎小事,用语也多为社会上的一些粗言俗语,真要讲些“上台面”的话,却又忸忸怩怩,语不成句了。这与平时缺少锻炼有关,家长平时不妨在这些方面对孩子多加关心。

总之,做家长的在平时从点点滴滴抓起,对孩子多一点启发,多一点鼓励,多一点帮助,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定会养成。一旦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,他的学习就会如虎添翼,他会在知识海洋中尽情地邀游,再不用你烦恼、发愁。

  • 热门

  • 1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优秀论文483
  • 2初中生物教学心得254
  • 3好吃的胡萝卜排骨汤怎么做112
  • 4小米红枣粥的功效311
  • 5大学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大学优秀班主任工作总结441
  • 6应届生个人求职自荐信精选优秀范文模板178
  • 7怎么样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471
  • 8家长怎么培养小孩子的学习习惯103
  • 推荐

  • 1巨尬老奶奶视频:老无德:83岁还想撩骚的脑梗老爹338
  • 2为什么叫香格里拉纯净之地?为什么香格里拉被称为最接近天堂的地方234
  • 3职业测评的结果解释遵循什么原则?职业测评的常用类型以及作用439
  • 4大型豫剧界牌关选段,豫剧楼台会选段:英台你再莫要把我欺哄161
  • 5刘大成和他的媳妇唱歌 我与刘大成做邻居155
  • 6早期的大型机器人电影:机器人电影新模式穿越时空210
  • 7手脚夏季掉皮是什么原因?每年夏天手脚都会掉皮198
  • 8阿妹到哪里散心,留蓉不寂寞逛街去处多303
  • © 2024 OONi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电脑版|手机版